注艺自审制度

字号

注艺自审制度

一、总则

1. 为规范平台内容管理,保障平台健康、有序运营,维护用户合法权益,特别是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平台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2. 本制度适用于平台内所有动漫作品、用户注册信息、跟帖评论、作者发布的内容及平台相关运营活动。

3. 平台坚持"谁运营、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内容自审机制,确保平台内容符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序良俗。

二、专门部门与专业人员

1. 专门部门:设立内容审核部,作为平台内容审核与管理的专门机构,直接向平台管理层负责。该部门全面统筹平台内容审核工作,协调各相关环节,确保审核工作高效、准确开展。

2. 专业人员

(1) 招聘要求:招聘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较高的文化修养和职业道德,熟悉网络文化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及平台运营规则的专业审核人员。审核人员需年满 18 周岁,无违法犯罪记录,且具备一定的动漫行业知识和判断力。

(2) 资质要求:审核人员需熟悉《网络安全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以及国家关于动漫内容管理的相关规定。

(3) 上岗要求:所有审核人员必须经过系统的岗前培训,包括法律法规、审核标准、操作流程等内容的学习,并通过严格的考核后方可上岗。

三、工作职责

1. 内容审核部负责对平台内所有动漫作品(包括漫画、动画)进行全面审核,确保作品内容合法合规。

2. 负责对用户注册信息进行审核,验证用户身份的真实性和有效性,防范虚假注册和不良用户进入平台。

3. 对用户发布的跟帖评论进行实时审核和监控,及时发现并处理违法违规、低俗有害等不良内容。

4. 对平台作者的资质进行审核,对其发布的内容进行全程监督,确保作者行为符合平台规定和法律法规。

5. 负责处理用户举报的各类违法违规内容和行为,及时核实并采取相应措施。

6. 建立健全审核档案,对审核过程、结果等进行详细记录,以备查验。

7. 配合技术部门做好平台技术安全相关的内容审核工作,确保技术安全措施与内容审核要求相匹配。

8. 定期对审核工作进行总结和分析,提出改进建议,不断优化审核流程和标准。

四、审核标准

1. 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得含有违反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的内容,不得危害国家安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2. 符合社会公序良俗,不得含有淫秽、色情、暴力、恐怖、赌博、迷信、邪教等低俗有害内容。

3. 尊重知识产权,不得传播侵犯他人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等合法权益的内容。

4. 动漫作品不得宣扬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不得含有种族歧视、性别歧视等内容。

5. 不得含有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如诱导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展示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等。

6. 跟帖评论不得含有辱骂、诽谤、人身攻击、恶意刷屏等扰乱平台秩序的内容。

7. 作者发布的内容不得违反平台作者管理规定,不得进行虚假宣传、欺诈用户等行为。

8. 其他法律法规和平台规定禁止的内容。

五、审核流程

1. 事前审核

(1) 动漫作品上线前,审核人员需对作品的全部内容进行逐章、逐集审核,包括画面、文字、音频等,确保符合审核标准。审核通过后,方可在平台上线。

(2) 对作者的资质材料进行审核,包括身份证明、作品原创证明等,审核通过后为其开通发布权限。

2. 事中监控

(1) 对已上线的动漫作品进行随机抽查和重点监控,特别是热门作品和新上线作品,防止出现漏审内容。

(2) 对用户跟帖评论进行实时监控,利用技术手段和人工审核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发现并处理不良内容。

(3) 对作者的直播或发布内容进行实时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制止和处理。

3. 事后处理

(1) 对于审核过程中发现的违法违规内容,立即采取删除、屏蔽、下架等措施,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调查处理。

(2) 对存在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用户、作者,采取封号、禁言等处罚措施,并将相关情况上报有关部门。

(3) 对审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总分析,找出审核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及时进行整改。

六、未成年人保护

1. 设立未成年人内容审核专项小组,负责对涉及未成年人的动漫作品、跟帖评论等内容进行重点审核。

2. 对动漫作品进行分级管理,根据作品内容和适宜年龄段进行明确标注,如"适合 12 岁以上观看""适合 16 岁以上观看"等,并对未成年人观看权限进行限制。

3. 平台设置未成年人模式,在该模式下,自动过滤掉不适宜未成年人观看的内容和广告,限制使用时间和消费额度。

4. 加强对未成年人用户注册信息的审核,确保未成年人在监护人指导下使用平台,并为未成年人用户提供专门的客服支持。

5. 严禁作者诱导未成年人进行打赏、消费等行为,对涉及未成年人的不良互动内容进行严格管控。

七、责任追究

1. 审核人员在工作中因故意或重大过失导致违法违规内容上线或未及时处理的,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罚款、降职、辞退等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 内容审核部负责人对部门审核工作负领导责任,如因管理不善导致审核工作出现重大失误的,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

3. 作者发布违法违规内容的,根据平台规定和情节轻重,采取警告、暂停发布权限、封号等措施;造成严重后果的,追究其法律责任。

4. 用户发布违法违规内容或进行不良行为的,平台将根据相关规定采取警告、禁言、封号等措施;涉嫌违法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八、用户注册审核

1. 平台实行实名注册制度,用户注册时需提供真实有效的身份信息,包括姓名、手机号码、身份证号码等。

2. 审核人员对用户提交的注册信息进行验证,通过短信验证码、人脸识别等方式确认用户身份的真实性。

3. 对不符合注册要求的用户,如提供虚假信息、未满规定年龄等,拒绝其注册请求,并说明原因。

4. 建立用户注册信息数据库,对用户信息进行严格保密,仅用于注册审核和平台运营管理,不得泄露给第三方。

九、跟帖评论审核

1. 跟帖评论实行先审后发制度,用户发布的跟帖评论需经审核人员审核通过后方可显示。

2. 审核人员对跟帖评论进行实时审核,对含有违法违规、低俗有害等内容的评论,予以删除并记录在案。

3. 对多次发布不良跟帖评论的用户,采取禁言、封号等措施,并将其纳入平台黑名单。

4. 建立跟帖评论关键词过滤系统,对常见的违法违规、低俗有害词汇进行自动过滤,提高审核效率。

十、应急响应

1. 建立内容安全应急响应机制,成立应急处理小组,由平台管理层、内容审核部、技术部等相关人员组成。

2. 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在发生重大内容安全事件时的应急处理流程、责任分工和处置措施。

3. 当发现重大违法违规内容或突发内容安全事件时,应急处理小组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采取删除、屏蔽、暂停相关功能等措施,防止事态扩大。

4. 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重大内容安全事件的情况,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5. 事后对事件进行总结评估,分析原因,完善应急预案和审核制度,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十一、技术安全

1. 技术部门建立健全平台技术安全防护体系,采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数据加密等技术手段,保障平台数据安全和系统稳定运行。

2. 内容审核部与技术部门密切合作,确保技术安全措施能够满足内容审核的需求,如实现对违法违规内容的快速识别、拦截和删除。

3. 定期对平台技术安全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并修复安全漏洞,防止黑客攻击、数据泄露等安全事件导致违法违规内容传播。

4. 建立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定期对平台内容和用户数据进行备份,确保在发生数据丢失或损坏时能够及时恢复。

十二、作者管理

1. 作者需向平台提交真实有效的身份证明、作品原创证明等资质材料,经审核通过后方可在平台开展创作和发布活动。

2. 平台与作者签订服务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要求作者遵守法律法规和平台规定,对其发布的内容负责。

3. 对作者进行岗前培训,使其熟悉平台审核标准、运营规则和相关法律法规。

4. 对作者发布的内容进行全程监督,发现违法违规内容及时通知其整改,情节严重的,采取暂停发布权限、封号等措施,并追究其责任。

5. 建立作者信用评价体系,根据其发布内容的质量、合规情况等进行信用评级,对信用良好的作者给予奖励和扶持,对信用不良的进行限制和处罚。

十三、培训考核

1. 定期组织审核人员、作者等相关人员进行法律法规、平台规则、审核标准等方面的培训,不断提升其法律意识和业务能力。

2. 培训内容包括最新的法律法规政策、典型案例分析、审核技巧等,培训方式可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集中培训与自学相结合等。

3. 建立培训考核机制,对参加培训的人员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人员岗位调整、绩效评估的重要依据。考核不合格的人员,需进行补考或重新培训,直至考核合格。

4. 鼓励审核人员、作者自主学习相关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平台可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料和支持。

十四、举报受理

1. 在平台显著位置设置举报入口,提供便捷的举报方式,如在线举报表单、举报电话、举报邮箱等。

2. 明确举报受理范围,包括违法违规内容、不良跟帖评论、作者违规行为等。

3. 安排专人负责处理用户举报,对举报内容进行及时核实。一般举报应在 24 小时内作出处理决定,复杂举报可延长至 48 小时,并向举报人反馈处理结果。

4. 对举报属实的,按照平台规定和审核标准采取相应措施;对举报不实的,向举报人说明情况。

5. 对举报人信息严格保密,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严禁泄露举报人信息或对举报人进行打击报复。

十五、附则

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平台内容审核部负责解释。

3. 平台可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的变化和平台运营实际情况,对本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修订后的制度将及时向用户和相关人员公布。